大家都在看
恩格尔曲线名词解释
最佳答案
恩格尔曲线名词解释如下:
恩格尔曲线(Engelcurve),反映的是所购买的一种商品的均衡数量与消费者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它是以19世纪德国的统计学家恩斯特·恩格尔的名字命名的。
名称由来:
恩格尔曲线表示消费者在每一收入水平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由消费者的收入消费曲线可以推导出消费者的恩格尔曲线。它是以德国十九世纪后期统计学家恩格尔的名字命名的。正常商品中,恩格尔曲线由左下朝右上倾斜表明随着收入的增加X的消费量也随之增加而劣质商品则相反随着收入的增加商品的消费量下降。
恩格尔一直致力于研究家庭收入和各项支出之间的关系,在1857年,他提出了著名的恩格尔定律,即随着收入的上升,食品在总支出中的比重是下降的。从统计结果来看,世界各地小至家庭,大至国家基本上都遵循这一定律,因此我们常常将恩格尔系数即食品在总开支中的比重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指标。
通常认为恩格尔系数超过50%的经济尚处于维持温饱的生计经济,而小于30%的则是富裕经济。当然这一标准并不是绝对的,个别经济在一定时期内可能会出现经济发展与恩格尔系数相背离的情况恩格尔还发现随着收入提高衣着住房在总开支中的比重基本维持不变,而奢侈品教育娱乐储蓄等比重是上升的。
恩格尔曲线可以用收入弹性来表示。恩格尔通过把统计调查数据资料列表,指出一个家庭在食品和其他项目上的开支取决于它的收入和总的消费开支。随着收入的增加,用于食品的支出部分将下降;用于住宅和衣服方面的支出将基本保持不变;而用于其他商品的支出会增加。这种分析的结果被称为恩格尔定律。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