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端午节的手工粽子怎么做
最佳答案
端午节的手工粽子的做法:
1、江米浸泡24小时,期间多换水,至少3.4次。
2、芸豆提前泡半小时后煮熟,电饭锅正常煮饭档就可以,比米饭多放水,约3倍。
3、竹叶,提前半天浸泡,洗干净水中泡待用。
4、叶子对折成漏斗形,放上一粒枣,以防米漏出,再放豆子,再放米,放上一点水漏下,折出四角,缠绳系好。
5、包好放在焖罐中,煮开40分钟后关火,5到6小时后开吃。
端午节的习俗有吃粽子、拴五色丝线、饮雄黄酒、赛龙舟、悬艾叶菖蒲、吃咸鸭蛋等。
1、吃粽子。粽子作为祭祀用品,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但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则是在晋代,这一时期,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了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2、拴五色丝线。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在端午这一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保安康。
3、饮雄黄酒。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古时候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
4、赛龙舟。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
5、悬艾叶菖蒲。端午节挂菖蒲是可以让那些出没的蛇虫鼠蚁绕行的。菖蒲,在民间素有“驱蚊小能手”的称号。
6、吃咸鸭蛋,端午节正值仲夏,天气比较炎热潮湿,很容易滋生细菌,引起“瘟疮”类疾病;而鸭蛋形状似心形,古人认为吃了鸭蛋可以保护心气神不受侵害。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