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小树叶教案

2025-02-18 07:16:26110 次浏览

最佳答案

设计背景:某日,带领孩子们探索幼儿园后的小山坡,一阵大风引发银杏叶沙沙作响,树叶飘落,飞舞,孩子们被此景吸引。孩子们对秋风中树叶飘落的场景充满兴趣,激发了设计“小树叶”活动的灵感。此活动旨在引导孩子们通过歌声,感受小树叶与树妈妈的情感联系,体验离开与回归的不同心情,培养对父母的爱。目标包括情感共鸣、表现歌曲情绪变化、参与音乐活动的快乐、音乐节奏感与表现力的提升。

活动目标:1. 体会小树叶对树妈妈的依恋,通过歌声表达对父母的爱。2. 使用连贯、舒缓与断顿、跳跃的吐字方法,表现歌曲不同情绪。3. 进行拟人情境联想,以不同声音表现歌曲中情绪变化。4. 乐于参与音乐活动,体验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于用不同声音演唱,表现出小树叶对树妈妈的依恋与乐观。难点是掌握不同情绪的表现和演唱方法。

活动准备:准备两幅图片,展示秋天落叶与春天长新叶的场景。音乐磁带,《小树叶》歌曲。告知孩子们落叶树春天会长新叶的相关知识,了解歌唱中的轻柔、舒缓、断顿、跳跃的含义。

活动过程:开始部分,通过回忆秋风吹树叶飘落的情景,引导孩子们想象。播放图片,鼓励孩子们描述落叶状态,体会连贯、缓慢、柔软等情感。讨论小树叶离开妈妈时的心情,感受悲伤、难过。播放春天长新叶的图片,引导孩子们想象小树叶回归树妈妈怀抱时的快乐与欢喜。介绍《小树叶》歌曲,准备学习演唱。

基本部分:完整播放歌曲,让孩子们感受歌曲情景与内容。提问孩子们关于小树叶的离开与回归心情的猜想,鼓励不同回答。播放歌曲第二遍,引导孩子们用动作表现不同心情,如连贯、缓慢的动作表现小树叶飘落,跳跃、欢快的动作表现回归树妈妈怀抱。分段欣赏,学习用不同吐字方法表达歌曲情绪变化。集体学唱,练习不同吐字方法与表情,表现小树叶的情感。

延伸活动:带领孩子们到户外拾落叶,进行落叶粘贴创作。

教学反思:《小树叶》歌曲情感丰富,生动展现了小树叶积极乐观的形象,富有童趣和人情味。采用分段教学,第一段表现不舍与害怕,第二段表现乐观。通过肢体动作表演和丰富表情,孩子们积极参与,情绪饱满地演绎“小树叶”。在学习歌曲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获得了知识,还体验了音乐的美。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