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宝宝找家教案(精品6篇)

2025-02-20 07:40:4979 次浏览

最佳答案

活动目标:

能按图形特征分类。

学会说“我找到…宝宝了”“我摸了一个…”句式。

体验帮助他人后的快乐。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的图片(包含图形妈妈和图形宝宝),三个托盘。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学过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的名称。

活动过程:

导入活动,出示图形妈妈哭脸,巩固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认识。

玩送图形宝宝回家的游戏,按图形分类,并学会说“我找到…宝宝了”。

出示摸箱,幼儿摸出图形并送回家,学会说“我摸了一个…”。

幼儿谈一谈帮助别人的感受。

延伸活动:去活动室外找图形。

活动反思:

优点:教学语言更加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目标基本达成,幼儿掌握重难点。

缺点:在提问和活动组织上有改进空间,如统一问句,提出总体要求,减少重复。

整改措施:始终使用统一问句,提出总体要求,确保活动流畅,提高教学效果。

活动目标:

认识和区分三角形、方形和圆形。

根据信号进行判断并做出相应动作。

活动准备:

三角、方形和圆形若干。

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猜一猜,分辨不同图形。

玩一玩,巩固图形认识。

贴一贴,给图形宝宝找家。

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旨在提升幼儿对图形的辨别能力,通过猜图形、找图形和贴图形的互动游戏,让幼儿在操作中学习。整个活动注重幼儿的参与性和体验性,旨在激发幼儿对图形的兴趣,培养其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具体的活动设计和操作,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区分不同的几何图形。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