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2025-04-23 12:43:59112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学习目标:

1、准确、流畅、充满情感地朗读课文。

2、理解文章内容,深入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3、从作者钓鱼的故事中获得教益,学会按照道德准则规范自己的言行,成为正直、守纪的人。

4、检验阅读技能与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父亲为何坚持“我”放回钓到的鲈鱼。

2、体会人物心理变化,培养语感。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从事件中获得的启示,体味表达手法。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全班齐读课题。

思考:题目中的哪个词最吸引你?(启示)

解释“启示”的含义,并分享生活中受启示的个人经历。

2、探讨钓鱼对作者的启示。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故事内容,并对父亲形象进行评价。

二、初步阅读,把握大意

1、讨论印象最深刻的人物。

2、指出文中体现父亲性格特点的句子。

3、补充句子,描绘父亲说话语气。

4、概述事件前因后果。

三、深入阅读钓鱼部分,体会乐趣

1、找出描写“我”钓鱼的段落。

2、分析鲈鱼的特征。

四、品味放鱼部分,领悟启示

1、聆听父亲的建议。

2、感受“我”的心情变化。

3、编对话,表演父子互动。

五、学习启示,深化教育主题

1、齐读启示段落。

2、小组讨论理解句子。

六、小结

分享学习心得,提及个人启示。

课后思考:

借鉴《大学》、《中庸》中“君子必慎其独”的理念,学会在独处时严格要求自己,坚守道德准则。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