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2025-03-22 15:23:58118 次浏览

最佳答案

教学要求:

1. 认识并读出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得”。学会书写6个汉字。

2. 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其寓意。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识字与写字。

2. 理解寓意。

教学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 认识并读出1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得”。

2. 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其寓意。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 教师提问:孩子们,你们的爸爸妈妈是否给你们讲过寓言故事?这些故事简短却有趣,往往蕴含着道理,今天我们要学习一则寓言故事,看看它能告诉我们什么。

2. 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提问(是谁?为什么守株待兔?结果怎样?)

3. 教师总结,归纳问题。

二、自主阅读课文,识字与整体感知

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反复阅读。

2. 全班一起朗读课文。

3. 学生朗读,找出需要识记的生字。

4. 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识读生字。

5. 学生用生字组词造句。

6. 再次朗读课文,巩固识字,整体理解故事。

7. 指名回答:这则寓言讲述的是谁的故事?

三、图文结合,理解寓意

1.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2. 教师启发学生想象:农夫守在树桩旁,心中可能在想什么?

3. 讨论农夫为何要守株待兔。

4. 探讨:农夫的梦想能实现吗?为什么?

5. 全班反馈:教师总结寓意,强调偶然事件不能当作必然。

6. 设想,如果你路过此地,你会如何劝导农夫?

7. 教师强调:我们不能像农夫那样,将偶然事件当作常态,期望不劳而获。

四、朗读课文,加深理解。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 学会书写6个生字。

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复习巩固,总结全文。

教学流程:

一、复习巩固

1.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朗读。

2. 全班朗读课文。

3.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拓展延伸,讲故事

1. 总结全文:孩子们,你们读完这则寓言后领悟到了什么道理?

2. 分享身边类似现象,表达个人观点。

3. 交流收集的其他寓言故事。

4. 讲故事,阐述寓言背后的道理。

5. 推荐阅读《伊索寓言》。

三、指导书写

1. 出示生字,指名朗读。

2. 激发学生观察,分享发现。

3. 学生反馈,教师强调。

4.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